中老生物多样性跨境联合保护构筑绿色长廊
中新网昆明11月7日电(记者 缪超)“不久前,中国与老挝两国边民均反映发现了老虎(印支虎)脚印。”中国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科学研究所综合项目办公室主任王利繁7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我们的野外红外相机也频繁拍摄到云豹、金钱豹、豹猫、豺等食物链顶端动物。”
他认为,食物链顶端的动物数量正在上升,表明中老生物多样性联合保护区域的生态系统与生物多样性正在恢复,逐渐在两国边境构筑起一道绿色长廊。
中国与老挝边境沿线的众多世居民族过去靠山吃山,有狩猎、伐林、烧荒的习俗,野生动植物资源因此不断被蚕食和破坏。王利繁说,“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境内通过建设自然保护区加强了保护,但两国边民出入境盗伐偷猎的事件时有发生。”
2006年,中国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首先提出“生物多样性跨边境联合保护”的构想,旨在与老挝边境地区共同探索在跨边境区域开展生物多样性联合保护的新模式:共建联合保护区域,携手联合保护区域生物多样性。
这一构想在2009年得以实现,当年中老两国签订《中老边境联合保护区域项目合作协议》,将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尚勇片区和老挝南塔省的南木哈保护区范围组成联合保护区域,拉开了中老生物多样性跨边境联合保护的序幕。
2011年,中老双方再次将中国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勐腊片区与老挝丰沙里省边境地区组成联合保护区域。目前,中老两国边境地区已构建起长约220千米、平均宽9千米、面积约20万公顷的中老边境绿色生态长廊、野生动植物国际廊道。
“中老跨境联合保护,最初是基于保护亚洲象的需要。”王利繁说,亚洲象在中老两国边境迁徙,过去时常发生偷猎亚洲象事件,为此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加强了同老挝的合作,以阻止偷猎亚洲象的行为。
“中老跨境联合保护开展以来,已连续10年未发生过猎杀亚洲象的行为,其他猎捕行为也大为减少。”王利繁告诉记者,多年来,中老双方在保护区能力提升培训、跨境亚洲象调查、生物多样性保护宣传、跨境联合巡护、边民交流及跨境交流年会等多方面开展了合作。经过共同努力,联合保护区域内枪支、猎具渐渐少了,林地和防火管理也有条不紊,亚洲象等珍稀濒危物种及其栖息地得到了有效保护。
据悉,下一步,中老两国还将携手扩大生物多样性联合保护区域的面积。(完) 【编辑:陈海峰】
关键词:
下一篇:东北虎跨境猎羊
- 上海普陀绿色科技示范楼正式启用 办公楼建筑面积近1.2万平方米
- 当前信息:露笑科技:预计上半年净利润1.1亿元-1.3亿元
- 【环球聚看点】已建成5G基站4200+!丰台首次发布智慧城市建设应用场景
- 母亲节快乐说说_怎么表达对母亲的爱
- 巨大腮腺恶性肿瘤侵犯颅底!湘雅医院多学科合作成功完成颅内外联合根治手术 全球实时
- 老毛桃u盘启动官网_老毛桃官网哪个是真的
- 长盛轴承 (300718):6月27日该股均线系统呈多头排列状
- 炫舞2吧_关于炫舞2吧介绍
-
6月27日化学原料板块涨幅达2% 环球快讯
6月27日13点10分,化学原料板块指数报点,涨幅达2%,成交亿元,换手率%
-
绿色能源“风”行中原河南省首个风储装备制造产业基地投产
6月26日,远景能源(濮阳市)有限公司成功下线首台625MW智能风机产品,这
-
宝马c2 宝马c200多少钱) 世界聚看点
1 宝马c2是一款摩托车。2 宝马c2是宝马公司所生产的一款摩托车,于1997
-
焦点日报:四川汶川县两地突发山洪泥石流灾害,官方通报:7人失联 正全力搜救中
央视网消息:@四川应急消息,四川汶川县应急管理局通报,6月27日凌晨,
X 关闭
X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