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即时:椰锐评 | 为民办实事永远在路上

2023-01-07 01:29:14    来源: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为民办实事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举措,是发展所需、民心所向。21所乡镇学校完成午休设施安装,孩子们在学校也能舒适午睡;不动产登记实现“零收费”,减轻企业和群众负担;建设家庭养老床位1066张,把养老服务“搬”进长者家中……海口2022年为民办实事答卷,承载着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殷切期盼与向往,映射出海口不断增进民生福祉的决心和担当。

民有所呼,必有所应。回望2022年,海口始终践行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围绕教育、医疗、养老等方面确定了10项为民办实事事项,用心用情用力把实事办实、好事办好,推动经济发展与改善民生相互促进、相得益彰,以实际成效让群众看到新变化、得到新实惠。一年来所交出的为民办实事“成绩单”,承载着市民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是人民至上的生动实践。

为政之道,民生为本。实践证明,要想得到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首先要强化宗旨意识、厚植为民情怀。从我们党的奋斗历程来看,无论是焦裕禄“心中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的公仆情怀,还是孔繁森“苦乐桑梓在高原”的赤子之情,亦或是杨善洲“绿了荒山白了头发,志在造福百姓”的奉献精神,他们用为民办实事的实际行动赢得了百姓的信任和敬仰。为民办实事,就是要有这样的真挚情感与担当,真正从群众的需求出发,把群众的事当成自己的事,把群众当成自家人,这样才能把事情办实、办到群众心坎里。

民生实事该怎么办,老百姓最有发言权。面对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面对不断涌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在为民办实事的过程中,不能“眼睛朝上不朝下”,而是要常怀赤子之心,始终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真正走到群众中间去,用眼睛去观察,用耳朵去聆听群众的诉求和烦恼。这就要求党员干部不能坐在办公室闭门造车、主观臆断,拍拍脑袋就做决定,更不能罔顾群众真正需求,打着为民办事的旗号做面子工程、政绩工程,而是要用真心、见真章,以百姓心为心,一以贯之地把民生实事落实好,当好人民群众贴心人,既敢作敢为、尽力而为,又张弛有度、量力而行,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体现在各个民生角落,用自己的“辛苦指数”换得群众的“幸福指数”。

民生冷暖无小事,一枝一叶总关情。保障和改善民生没有终点,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过去一年,我们在民生实事领域取得了不俗的成绩,但这些辛劳与汗水、幸福与笑颜,已经定格在历史的时光坐标中。面对新征程新挑战,我们要以清零的心态再出发,瞄准群众所忧、群众所急,抓住民生领域的突出问题,事不避难、事不拒细,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把为民办实事的一件件实事写在群众的笑脸上,不断交出让人民满意的幸福答卷。

关键词: 为民办实事 人民群众 一件事情

X 关闭

X 关闭